第三,创建"深度地图"。所谓"深度地图"(Depth Map),是将二维画面转化为立体画面的过程中,用于标注图像空间位置的一种手段。具体形式表现为单独的灰度图像,尺寸和原始的2D画面相同,不同层级的灰度表示在画面中不同对象的深度,颜色越深,表示这个对象离基准深度越远。虽然深度图是一个很强大的手段,但是它很难标注透明的部分,对一些被大量遮挡的物体也比较难有精确表现。无法利用深度图的镜头,通常需要格外的制作,比如很多时候,需要将人物重新建模、制作,然后再将他们安置到相应的镜头深度中,再和其他对象产生互动。最终的画面效果,是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透明的人,直接从画面中穿梭而过。
《泰坦尼克号》剧照
第四,描摹。为了隔离出每一帧中不同深度的每个对象,艺术家们需要在不同的深度线上,勾勒出每个角色的边缘,甚至说如果同一角色的肩膀、帽子和脸不在同一个深度上,也需要各自定义深度。就是这样,艺术家们一帧一帧地勾画出每一个对象,每一帧要做两次,因为要对应左右眼,然后每一帧都要被检查过。对此,工作人员每周将花费20到30小时来检查艺术家们的工作,卡梅隆自己每周也会花很多时间和工作人员一起抽查检验,以确保3D转制的效果做到更佳。
作为《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一直在密切监督3D转制的质量,监督的时候是以帧为单位的——他的状态和1997年执导这部电影时没什么区别。 但是相比起1997年"诞生"时的艰辛,3D转制的"重生"可以说得上是无比甜蜜了:天文数字的超支,前所未见的新技术问题,开天辟地的宏大实体场景,这一切的困难,都留在了16年前。
97年版本的《泰坦尼克号》从没有真正的数字母带,因此在转制3D之前,要先将整部片子进行超高清的数字化,并清理原来2D素材的噪点,让画面看起来更清晰,而在制作特写镜头的时候,尤其需要小心。要想让那些面孔变成真正的立体模型,就需要为一张张的脸去一张张地建模。因为3D让观众和电影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加亲密了,如果转制哪里做得不好,就会很容易被观众察觉出来。
《泰坦尼克号》珍贵幕后
相较于一些好莱坞电影仅在后制的过程中用数周的时间仓促将影片转制成3D,《泰坦尼克号》的3D版本可说是工程浩大,不论是时间还是成本,在规格上都堪比制作一部新影片。整部《泰坦尼克号》的帧数差不多有295000帧,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300名计算机艺术家,耗费了1800万美元和超过75万的工时,以精确的深度和广度,把原来的摄影画面制作成立体图像,利用非常精巧的处理,让这些效果完全融入,并且不留痕迹。
3D的野心:树立后期转制行业标准
事实上,正如卡梅隆自己所说,他通常是"非常反对"传统电影转换成3D的。但他也表示,如果当年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就有3D技术,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使用3D。大多数3D转换更像是2.4D级别、糊弄人的东西,而卡梅隆想要的效果是,要确保《泰坦尼克号》的3D转制版本能够达到是2.99D。换句话说,他希望这部电影看起来和原本就是使用3D摄像机拍摄的效果一样,在3D环境下,观众是电影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个旁观者。
这也是卡梅隆的野心,时至今日,3D转换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但它的黄金标准尚未确立。从这个角度来说,3D《泰坦尼克号》堪称是为建立标准而诞生的。
在上世纪90年代,《泰坦尼克号》被称为巨制电影一点也不为过,这部电影的预算从开始的1.35亿美元飙至2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震惊了整个好莱坞。很多业内人士包括媒体都对其嗤之以鼻,他们普遍认为《泰坦尼克号》会是一个大灾难,卡梅隆会因此断送自己的导演生涯。但是卡梅隆并没有失去信心,那段时间他基本都睡在剪辑室里面,还在计算机屏幕上贴着刀片,上面写"要是电影很烂就拿来用"。正因为卡梅隆及创作团队的坚持,才让《泰坦尼克号》最终成为一部经典的旷世巨制。
飞特游客
查看全部评论(1)
委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