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画面中的形态、色彩、影调、运动等构成因素的综合演变,是形成视觉连续感的基础;这些因素的冲突对比或大幅度变化,形成的则是视觉上的冲击。
所谓匹配原则,就是指前后镜头中包括色彩、影调及运动的方向、物体的相对位置、视觉的注意中心、视线的方向诸要素,均保持统一并前后呼应。景别、位置、方向以及影调色彩与相似类别的匹配原则,体现剪辑的基本功。
因此剪辑匹配原则:逻辑性的基础上人物匹配或景别匹配。
那我们如何进行匹配剪辑呢?首先根据类别我们可以把所有人物匹配在一起,那我们应该把以下几点匹配在一起:
1 人物的景别最好一致
2 人物的角度最好一致
3 人物的在画面的位置一致
如果素材杂乱,那我们应当设法去寻找相同的景别匹配在一起:
例:
1 近景 – 近景 – 近景 – 近景
2 特写 – 特写 – 特写 – 特写
建议:多可以去寻找近景,特写这两个景别去匹配
简单来说,有可能在一部60s或者30s的短片中,你的影片音乐风格和节奏也许很合适,但是从镜头和画面上却感觉非常变扭,杂乱,看不懂,这时候你可以试试匹配剪辑。
匹配剪辑其实就是用镜头中的逻辑、类别、景别、角度、动作、运动方向去匹配,这样画面看起来就不会杂乱无章,而且表述清晰。匹配剪辑更适合summary的短视频。
相似性匹配
以前后镜头间的相似因素(主体形象、声音、动作等)为中介实现镜头的流畅转接。相似因素转接镜头常常用于前后镜头与场面之间的过渡镜头,又称相似体转场。
1、主体形象的相同或相似
2、声音元素的相似
3、动作的相似
4、相似元素转接的特例:遮挡或挡黑镜头转换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雷·洛夫乔伊剪辑的《2001:太空漫游》中有一组镜头,可能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镜头切换。
在战争的最后一组镜头中,一只猿朝上扔了一根骨头,下一个镜头就到了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个匹配剪辑非常巧妙,而且对比清楚地表达了导演要表达的含义:人类起源时期的工具或骨头,已经被宇宙飞船所替代。
《2001:太空漫游》
类别匹配
类别匹配主要指的是比较广泛的类别组接,同一类别的镜头主题或者主体可以组接在一起,这样让观影者看起来思维不会跳跃或者杂乱,类别匹配可以按整片匹配,也可以按环节匹配。
例如:
整片匹配:钢铁侠 – 蜘蛛侠 – 绿巨人 – 美国队长
环节匹配:钢铁侠1代 – 钢铁侠2代 – 钢铁侠3代
摄像机运动及方向匹配
如果给素材多是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
那我们可以设法去寻找相同运动方式和方向的素材去匹配组接,这样组接起来的镜头对于影片富有流畅性,同时也会具有规整性
1 移 – 移 – 移 – 移 – 移 :代表空间的移动
2 推 – 推 – 推 – 推 – 推 :代表剧情的推进或开始
3 拉 – 拉 – 拉 – 拉 – 拉 :代表剧情的结束
主体动作及方向匹配
如果素材中,人物动作偏多,这时候我们应该设法寻找人物相同动作去匹配在一起。
当然我们也可以配合单个动作剪辑方法来进行剪辑。单个动作剪辑就是把相同的两个动作全保留,也就是A动作和B动作一样,我们只留下A动作的前半部分,B动作的后半部分,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
好处就是保留一个完整动作同时,不产生重复感,而且动作还能匹配归类在一起。
景别匹配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素材中找出相同的景别把他们匹配在一起,但是还是要保持他们的类别最好一致。
例如拍摄一个人物景别包含可能全、中、近景别并且涵盖多种角度,那我们一般如果把人物都匹配在一起,我们最好用人物的所有近景去匹配同时要注意人物的画面的位置和角度一致。
如果是针对于产品,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景别匹配在一起,例如,一个手机宣传短视频,那么一般这个影片的开篇都是以手机外观的局部特写作为开篇,并且是成组性的镜头。
华为p40系列宣传片
固定镜头匹配
会有这么一类素材全部为固定镜头,也就是摄像机没有任何运动方式的镜头,尤其是介绍环境和交代环境的表现。这时候,固定镜头本身就偏向于枯燥,如果组接镜头不好,影片会更加的枯燥,这时候固定镜头组接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影片的逻辑 – 叙事和时间逻辑
2 影片的每个结构的类别
3 每个类别中的镜头尺数长短相似
FEVTE编注:更多影视后期资讯查询、浏览请访问飞特网后期资讯栏目,地址:https://www.fevte.com/moive/houqizixun/
飞特游客
委托设计